目錄
- 前言:穿越遇月經,主角該哭還是笑?
- 古代女性怎麼應付月經?
- 中世紀與東亞的傳統生理用品大公開
- 近現代革命:棉條、衛生棉與月亮杯
- 台灣月經用品使用習慣與調查數據
- 常見問答 Q&A
- 結語:歷史教會我們,月經不只是血,更是自由選擇
一、前言:穿越遇月經,主角該哭還是笑?
想像一下——你穿越到古代,剛摸清人體運作,結果月經來了!
沒有衛生棉、棉條,自然就用破布、草葉、棉花塞,甚至用泥土…
小說常跳過這段,但真的遇到時,怎麼辦?寫穿越文前,主角也要先練好月經管理術!
二、古代女性怎麼應付月經?
- 草布應急:中國古代家中多用草布或舊棉被,夜裡折成墊布,白天用綁褲腰上幫固定。
- 泥土+布:無布可用時,只好用干淨泥土混沙子作臨時墊料。
- 束腹衣儲液:有時女性會穿寬鬆束腹衣吸血,不過容易感染,也顯出會月經的尷尬。
- 公開經期停工:宋代文獻指出,婦女月經時需避開廚房或祭祀,以免「不潔」而引發忌諱。
這些方法看似不衛生,但在沒有現代衛生棉的年代,也只能將就使用。
![]() |
🔥買二送一 銀纖維抗菌 無縫褲 生理褲 中腰三角女內褲 台灣製MIT SGS抗菌認證 涼感現貨 |
三、中世紀與東亞的傳統生理用品大公開
- 中世紀歐洲:女性會用舊羊毛或布條塞入私處吸血,也有用苔蘚或落葉包裹,再以布缠腰。
- 日本和服時代:女性會加一層白色襯布在腰帶內,稱為襯腹, 可吸點經液,方便換洗。
- 明清草藥浴:有些地方會用艾草煮水洗澡,以減經痛,但對流量控制幫助不大。
總體來說,古代缺乏專門衛生設計,女性自我調整能力強,但實際體驗可能像活在「月經阿鼻地獄」。
四、近現代革命:棉條、衛生棉與月亮杯
- 棉條:1930年代美國普及,進入台灣則是1980年代以後。
- 衛生棉:從1930年代以後塑膠底棉墊興起,台灣1970年代量產,以前需自己裁剪布墊。
- 月亮杯(月事杯):2000年代進入台灣,矽膠可重複使用,符合環保愛地球主義者偏好。
根據台灣衛福部2019年資料,女性月經用品使用率:衛生棉 85%、棉條 10%、月亮杯 3%,顯示習慣也和文化落差有關。
五、台灣月經用品使用習慣與調查數據
2019年1100份調查中顯示:
- 85%女性使用衛生棉;
- 10%使用棉條,主要為年輕、經常運動者;
- 月亮杯只有**3%**使用者,原因多因「怕弄髒」、「不習慣接觸」等心理障礙。
這反映文化與可獲得性共同影響使用偏好。
![]() |
🔥買二送一 銀纖維抗菌 無縫褲 生理褲 中腰三角女內褲 台灣製MIT SGS抗菌認證 涼感現貨 |
六、常見問答 Q&A
Q1:古代真的沒衛生棉?
A:沒有專門的棉墊,主要用草布、碎布或羊毛等。
Q2:生理期為何古代被認為不潔?
A:多基於儒、佛信仰,認為流血具陰邪,被要求避開灶神、客廳等公共空間。
Q3:穿越文怎麼寫月經不突兀?
A:建議加入「主角跑去草原換草布」或「請庶女幫忙洗換」,融合生活細節又不尷尬。
七、結語:歷史教會我們,月經不只是血,更是自由選擇
從草布、泥土到棉條、月亮杯,女性生理期用品的演變,就是文明進步的見證。
穿越文裡,主角能否輕鬆應對生理期,不只是時代還原,也是對女性生活的尊重。
此為娛樂分析,歡迎看小說學知識,若有謬誤,歡迎指正。
Tags
看小說學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