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有胡,南有蠻,小說中的「外族」到底從哪來?

 

網路小說的江湖裡,沒有一位女主是因為和鄰居隔壁老王談戀愛就走紅的。真正能讓劇情瞬間升溫、男主立馬高光出場的設定,往往是那句:「此人來自北疆,是外族王爺。」

不論你是在追《權謀天下的女主她失憶了》,還是《我與蠻王有個婚約》,只要看到「外族」三個字,就知道接下來不是戰火燃燒,就是愛火蔓延。而這些外族到底是誰?真的存在嗎?今天就帶你看清小說背後的真歷史,從東夷、南蠻、西戎、北狄四大方向來全面解析!


一、何謂「外族」?從四夷概念說起

在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話語中,對非中原政權的部族有個總稱叫「四夷」,包括:

·        東夷

·        南蠻

·        西戎

·        北狄

這些詞大多源於春秋戰國到漢朝的記載,是當時華夏文明用來區別「自己人」與「他們」的方式。這些名字背後,其實反映了地理方向、文化差異與政治對立,但也深藏著某種中心主義與貶義色彩


二、東南西北四方的「外族」到底是誰?

讓我們重新整理與小說中最常見的外族設定做個對照:


北狄:從匈奴到蒙古,鐵騎與草原的代名詞

小說標籤:北疆胡人王爺、冷面將軍、白馬雪原、遼闊草原

歷史真實:古代北方民族泛指匈奴、鮮卑、契丹、突厥、女真、蒙古等,居於塞外草原地區,擅長騎射,行動迅捷。這些民族與中原王朝時有戰爭也有聯姻與融合,例如:

·        漢朝對抗匈奴,張騫出使西域

·        唐朝的安祿山為粟特人(胡人)

·        宋朝與遼、西夏交戰頻繁

·        元朝(蒙古族)、清朝(滿洲族)皆為北方民族建立政權

小說中常出現「王爺戰神,冷面深情」等設定,其實與歷史上的草原民族尚武文化有相對應之處。


南蠻:百越與叢林蠱術,小說愛情的熱帶濕地

小說標籤:蠻族少女蠱毒高手、熱帶神秘國度、叢林密境

歷史真實:古代「南蠻」泛指長江以南地區諸如百越族、滇、閩、蜀等部落。這些地區地形多山叢林、氣候濕熱,文化語言多元,不斷被中原王朝納入或同化。

小說中常出現「流落南疆被王子撿回家」或「南蠻世子擁有蠱術」等橋段,其實靈感可能來自:

·        漢武帝設置日南、交趾郡,派兵南征

·        南詔、大理國(今雲南地區)長期與唐宋交往密切

·        傳說中的「蠱術」來自少數民族民間巫術、藥理結合的想像誇大

現實中當然不會動不動就中蠱、也不是人人都住在樹上。


西戎:從羌族到吐蕃,絲綢之路上的迷霧

小說標籤:西羌公主絲路王子、葡萄美酒夜光杯、駱駝商隊

歷史真實:「西戎」是對西部邊疆各民族的泛稱,包括羌族、藏族(吐蕃)、月氏、大宛、于闐等,活動於甘肅、青海、新疆等地,與中原的政治與經貿交流頻繁。

例如:

·        漢朝張騫出使西域,開闢絲綢之路

·        唐代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

·        西域貿易為中原帶來葡萄、胡服、音樂舞蹈

小說中西域往往代表「異域情調」與「絕世戀情」,很適合發展跨文化愛戀與悲壯的政治聯姻。


東夷:被淡忘的東方民族,小說裡的透明人

小說標籤:咦?小說裡怎麼沒見過?

歷史真實:「東夷」泛指山東半島、江蘇、安徽一帶的民族,例如夷人、莒、杞等,最早見於《尚書》。由於這些地區較早融入中原文化,後世逐漸「漢化」,不再被視為外族,也沒有延續出獨立政權。

小說中幾乎找不到「東夷公主」或「東海戰神」的描寫,可能原因包括:

·        地理沒有沙漠與雪原,缺乏戲劇張力

·        與中原融合較深,不易營造對立

·        現代讀者對東夷無既定印象,難以產生共鳴

總結:東夷是小說裡的遺珠,歷史裡的早期邊民


三、小說為什麼這麼愛「外族元素」?

小說創作需要衝突與戲劇性,「外族設定」剛好能提供以下養分:

·        文化衝突:語言、風俗、衣著差異戀愛障礙+異文化吸引力

·        政治張力:戰爭、聯姻、背叛戲劇張力滿點

·        情感大義:從仇人變戀人 → 超帶感的成長弧線

而且小說中的「異族」常常附帶主角光環:戰力超強、性格霸氣、忠誠值MAX,這在故事中非常吃香,簡直像是男主保底設定。


四、現實與小說的落差在哪裡?

當然,現實中的民族融合、邊疆政治遠比小說來得複雜:

·        真實歷史:以農耕與游牧的衝突為主軸,牽涉到稅收、軍事、宗教、氣候變遷等因素

·        小說誇張化:將「外族」浪漫化為感情工具,忽略了真實的族群多樣性與文化價值

·        民族刻板印象問題:部分小說會將外族描寫成「兇殘、野蠻」,這是過度簡化且可能造成偏見


五、結語:小說裡談戀愛,歷史中打天下

北狄騎馬西羌吹笛,從南蠻下蠱東夷淡出,小說裡的外族角色雖是虛構,但多半來自歷史真實的族群與地理背景。藉由小說,我們也許能更親近那些被課本略過、卻真實存在過的民族與文化。

下次當你看到小說出現「南疆世子」或「北境王爺」,不妨暫停一下,想想他背後的歷史意義,說不定會讓你對故事更有共鳴。


此為娛樂分析,歡迎看小說學知識,若有謬誤,歡迎指正。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