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後,她選擇 Ch.4-6

 


第四章|青春,不是為了誰低頭

四月下旬,校園的海棠花開得熱烈又張揚。

風一吹過,粉白的花瓣灑落一地,如同舊日風言風語破碎在陽光下,再無重量。

蘇喬然與沈韶音代表班級參加了全市模擬辯論賽。兩人一攻一守,精準配合,在初賽中拿下第一。

場下掌聲雷動,評審老師說:「你們是今年最有默契的一組。」

站在台上的蘇喬然望著坐在觀眾席中的學弟妹,心中浮現一絲感慨。她終於知道,青春不該是為誰委屈求全、費力討好,而是應該為自己拼命一次。

比賽結束那天,沈韶音對她說:

「以前我總覺得,只要努力就能改變別人的看法。後來才知道,努力是為了讓自己不必在乎那些看法。」

蘇喬然點頭,眼神閃著光:

「我們的青春,不是為了誰低頭。」

那一周,學校教務主任親自走入班級宣布:

「恭喜蘇喬然與沈韶音同學,入選市級優秀學生候選人,推薦至清大、台大提前甄試名單。」

掌聲響起。

曾經在背後竊竊私語的同學們,如今都轉為佩服與尊敬,甚至有人主動遞來筆記、邀請一起備考。

而那張曾經讓蘇喬然被全網辱罵的「保送名單」,如今她的名字堂堂正正地印在最上方,清晰可見。

季淮也在教室後排聽到這個消息。他低著頭,手中原本正在背誦的單字默默停下。

學校榮譽牆上,貼出市級模擬賽冠軍海報。

照片上,蘇喬然與沈韶音並肩而站,微笑燦爛。

當天放學時,季淮終於鼓起勇氣再次攔住她。

「蘇喬然,能聊聊嗎?」

她停下腳步,回頭。

這一次,她的眼神不再冷漠,也不再敵意。

她只是平靜地望著他,淡淡地說:「你說吧。」

他低聲說:「對不起。我可以幫你洗白……

「我不需要你幫我洗白,」她語氣輕柔,「我從來不是骯髒的。」

「我只是——想幫妳……

「季淮,」她打斷他,「我這一生只為自己努力,從不需要誰來當我的英雄角色。」

她轉身離去,背影在金色夕陽裡拉得很長。

那一刻季淮才明白,她已經不再屬於他的故事裡。

那天晚上,蘇喬然與沈韶音在便利店門口,一人一杯熱拿鐵,坐在階梯上。

「妳不難過嗎?」沈韶音問。

「有點,以前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歡他。」她笑笑,「但現在更多的是……輕鬆。」

「我原以為我不配被人信任,後來才知道,我只是錯過了該相信的人。」

「現在呢?」

蘇喬然轉頭看她:

「現在我知道,最該被我信任的,是我自己。」

第五章|為彼此逆風而行

初夏的熱氣從校牆滲透出來,像不安分的汗水,一點一點蒸騰在每個考生額角。

距離高考只剩下二十五天。

晚自習後的教室只剩零星幾個人,燈光有些昏黃,粉筆味與熱氣混合在空氣裡。

蘇喬然坐在窗邊刷數學題,沈韶音則一筆一劃地在練習英語作文。兩人沒說話,卻又無比安心。

這段日子,她們從「學霸互助組」變成了彼此最穩定的依靠。

季淮與林柏青自從收到學校處分後,也不再來打擾她們。

沒人懂蘇喬然是怎麼從被指指點點的人,走到如今被老師點名表揚的榜樣。

週六晚,兩人租下學校對面小巷裡的一間民宿,作為最後衝刺期間的「臨時據點」。

民宿不大,只有兩間臥室與一個長方形的客廳。牆上掛著手繪插畫,窗邊養著一盆茉莉。

「像不像小型工作室?」沈韶音一進門就問。

「不像。」蘇喬然甩下書包,歪著頭說:「像我們未來自己開的書店+學習室。」

兩人相視一笑,彷彿都看見那個還未實現的夢。

每天早上六點,她們一起出門跑步,念單字;晚上十一點躺回床上,各自抱著筆記本復盤錯題。

她們互相交換錯題本、批改模擬作文,還制定了「每日進步一格」的表格。

沈韶音偶爾會畫點小貼圖貼在喬然的筆記本上,喬然也偷偷把她每次小考滿分的卷子貼在冰箱門。

她們沒有家長輔導,沒有補習班教練,只有彼此——還有不服輸的心。

有一次深夜,蘇喬然走出民宿陽台透氣,發現沈韶音靠在欄杆上,手裡拿著手機看一封錄取通知的模擬畫面。

「你擔心?」她問。

沈韶音收起手機,沒有正面回答。

「我媽說,我從小就不是那種讓人安心的孩子。她身體不好,總覺得我太沉靜,像水下的石頭,不會浮。」

「那你覺得自己是什麼?」

「……是她沒看見我其實在游。」

沈韶音回頭望著她,聲音低低的:「但妳看得見,對吧?」

蘇喬然點頭:「我一直看得見你游得有多拼命。」

那晚的月色特別柔和,像替兩人的默契蒙上一層溫暖的薄紗。

高考前一天,她們一起去學校領准考證。

站在公告欄前,沈韶音看見自己名字旁寫著「清大AI特別推薦組」,而蘇喬然的名字則出現在「台大語文組」的名單中。

她輕聲念道:「妳說過,我們要並肩去頂尖的大學,現在真的快到了。」

蘇喬然抬頭看她,語氣輕快卻帶著堅定:

「不只要去,還要活得精彩。」

高考當日清晨,大雨滂沱。

蘇喬然提著一把印有「全力以赴」字樣的傘走出民宿。沈韶音則拉著她的手,一路踏著水花衝進考場。

有人說,那一幕像極了電影裡兩個少女背水一戰的場景,溼透的衣角、發亮的眼睛——還有奔赴未來的決心。

考試最後一科結束,鈴聲響起那刻,蘇喬然伏在桌上,淚水無聲地滑過鼻尖。亦想到上一世她根本無緣參加高考,反而是被流言蜚語鎖在家門,他不敢出門,不敢聽人家聊天,深怕每個人聊的都是她的謠言、不檢點、噁心。

走出考場時,她緊緊握住沈韶音的手。

「這一次,我沒有逃。」

沈韶音回握:「而且妳贏了。」

第六章|光落你心

夏末蟬聲漸遠,郵差騎著腳踏車穿行過一條條老街巷弄,把一封封錄取通知書送進了無數年少的未來。

那天早上,蘇喬然與沈韶音像往常一樣,在民宿陽台上曬著筆記與書本,手裡各自捧著一杯冰豆漿。

直到快遞員氣喘吁吁地將兩封掛號信遞到她們面前,世界靜止了半秒。

粉紅與深藍色信封交錯,正中央燙金的字樣——

國立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系錄取通知

國立台灣大學華文創作學系錄取通知

沈韶音一向冷靜,此刻卻失控地撲過來抱住蘇喬然:「我們真的做到了!」

蘇喬然緊緊回抱,眼眶泛紅:「我們不再是別人定義裡的那個誰了。」

八月,新學期即將展開。

蘇喬然搬進台北一處老社區的學生合租公寓,屋內有昏黃老燈、高腳書櫃與陽光從窗台斜落的榻榻米角落。她租下其中一間房,打算好好生活,也好好創作。

每天,她會拿著筆記本到文學院的咖啡館角落,記下身邊每一段光景與情緒。

沈韶音則住在新竹,主攻人機學習領域。兩人約定每週日晚上通話,互報進度與煩惱。

「我們要當彼此未來的見證人,不管走到哪裡。」

這句話貼在她們共享的Google日曆最上方,一直沒有刪掉。

九月初,蘇喬然收到一條陌生訊息。

【妳還記得季淮嗎?他出國了。】

她靜靜看著手機,沒有回覆。

他們之間,從來就不是誰離開誰的故事,而是——

誰在最糟糕的時候,選擇了讓妳承擔一切,誰在最黯淡的時候,選擇站在妳身邊。

她已經不恨了,只是不再需要了。

年末,蘇喬然受邀為校刊寫一篇新年寄語。

她想了很久,寫下了這樣一段話:

「如果那年你在風口裡被誤會,被踐踏,被遺棄——那不是結束,而是起點。

有些人不值得你的痛苦,有些人卻值得你重來一次的勇氣。

我慶幸,曾有一道光,落進我心裡,讓我知道:我可以不是誰的影子,我可以成為自己的光。」

這篇文章被轉發無數次,成為當年校園網路上的熱門金句。

年底,她與沈韶音約在台北北投的小書店見面。冷風輕拂,街角紅燈閃爍。

兩人坐在窗邊對飲熱可可,討論各自的新研究與故事創意。

「你覺得,我們那一年經歷的事,算是幸運嗎?」沈韶音問。

蘇喬然輕輕笑了,眼神溫和:

「如果我因此遇見妳,那就算是。」

夜色裡,她們站在書店門口。

路燈下,霧氣朦朧。遠處傳來慢慢駛過的電車聲。

蘇喬然忽然想起,上一世的自己,是在絕望中離場的。

而這一世,她與沈韶音並肩踏過風雨,從泥濘中挺直了背,走到了夢想的路口。

她們沒有選擇報復,而是選擇了前行。

她輕聲說:

「你曾是我黑暗裡的影,但我不是來報仇的,我是來生活的。」

而那道光,如今已不再來自誰,而是自己——

正溫柔地,從心底燃起。

 《回 目 錄》

張貼留言